Search the site...

桌球急診室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
診療部落格

這裡不是網路文章剪貼簿
只有原創的技戰術精華
​讓你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強

大學系隊好想要變強,卻對桌球學習感到徬徨...

1/23/2021

評論

 
在我接觸過的學生球友中,大學系隊算是其中最熱血、也最渴望變強的一群。

他們沒有中小學球員升學或選國手的壓力,也沒有校隊球員的心理困擾,有的是很大進步空間。

但就如同球友M這樣,精進球技的過程,會遇到很多桌球學習上的雜音與徬徨...
我自己是大學系隊而已,之前寒假時有找過甲組幫我上課。

平常在學校練球時,是乙組中上的學長在帶著練。

不過因為我動作還不太固定,還在矯正拉弧圈的動作,以及近台的技術像是挑撥擰那些。 

但他們都希望我正手弧圈先練好,反手會切球、會擋就好。

請問 這樣的方式是對的嗎?

還是說弧圈可以跟近台技術一起練呢? 

我的回覆

​看得出來,你的技術處於快速成型期,而且你很有心。

他們要你先把「正手弧圈、反手推擋、切球」練好,其實是很實際的建議。

以系隊來說,這三項如果練得夠好,又有一兩顆不錯的發球,比賽已經非常夠用了。


當然,我也很能體會你現在的心情。

明明桌球技術那麼多,比賽的時候武器越多,不是越有優勢嗎?為什麼不能通通都一起練?


以我的觀點來說,當然可以一起練。

但前提就是必須要有人能夠協助你,全面地了解各種擊球手法的原理、要領,以及彼此的關聯,這樣才有辦法「一起練」。

否則,大部份人都會把不同技術分開來理解、分開來練,自然就會有取捨先後的問題。


不少人即使已經是校隊水平,各種技術好像都會,但沒有幾樣真正精通的。

比賽一緊張,穩定度就大幅下降。

前三板通常更是大罩門,譬如接發球,或是發球搶攻等等,都是實戰中一定會遇到的。


除了技術本身,如何規劃出能夠發揮技術優勢的戰術,本身也是很難突破的瓶頸。    

所以才會有《打造你的專屬贏球套路》這套輔導課程的誕生。


主要就是為了解決大家前三板,甚至前五板會遇到的各種問題。

不論原本水平如何,都能夠透過具體的學習步驟,循序漸進地掌握,並且實際運用。


尤其是一般坊間教學無法充分表達的進階、細部要領,課程中都透過影片完整呈現了。  

而且不只是近台、中台技術都融合在一起解析,連戰術思維與規劃都包含在內。


坦白說,光靠傳統的訓練方式,很難讓一個系隊初中階的人,在大學期間就具備單打的能力。

真的被推上場了,要嘛就是去消耗單打鐵點當砲灰,不然就是一路打雙打直到畢業。

想要在大學期間「練起來」成為主力,絕對要靠不一樣的方式才有機會。 


以上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讓你對球技成長,有比較合理的期待。 

希望你想變強的熱血與企圖心,不要因為短期內不斷地破功、輸球就磨滅殆盡了。


總之,除非天份過人又超級努力,否則想要跟別人有不一樣的結果,就要用不一樣的方法。

學習方法不同,進步的速度與幅度也就不同。

沒有對錯,都只是個人的選擇,加油!  

分享,是進步的起點。

如果你對以上內容很有感覺,或是剛好也有類似經驗的話,我想邀請你:

  1. 透過下面按鈕分享給你志同道合的球友
  2. 在下方留言區與我分享你的心得或故事


評論

    類別

    全部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打法與戰術
    接發球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發球搶攻
    訓練與球具
    雙打

    圖片

    林彥君

    《桌球急診室》創辦人

    ​專注於協助想突破技術瓶頸的球友挖掘桌球基因,找到最適合的進步方式,並發展個人風格打法。

    期許能幫助10000名球友,學會當自己的教練,打出屬於自己的好球,在球場上做最好的自己!

首頁|關於我|部落格
​
​球友回饋|隱私權政策

 © 2021 Pingpongs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