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the site...

桌球急診室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
診療部落格

這裡不是網路文章剪貼簿
只有原創的技戰術精華
​讓你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強

球具諮詢案例(2)

1/23/2019

評論

 
遇到希望進行球技諮詢的球友,我一般都還是會請他先按照《換底板膠皮前你得先問這7個問題》回答。

目的是先釐清他自己對於球具的期待,這樣我提供的建議才不會漫無目的,畢竟球具好不好用也是挺主觀的。

下面是球友H的諮詢案例...
1. 這次還是一樣換平面。

2. 一般打中台較多,但我很想多打近台。

3. 正手摩擦好,反手撞摩都可。

4. 主動發力多。

5. 張怡寧、波爾精神號、張繼科,搭配歐洲皮一般都可接受。

剛開始比較喜歡軟一點的,手感好些,目前用硬一點速快一點的,繼科搭配Tibhar MXP。

6. 怡寧手感好,速度較不足;波爾速度佳,手感尚可 。

7. 希望手感好、速度也好的搭配。

我的回覆

因為沒看到你實際的打球狀況,我只能根據你的需求,提供幾個大原則:

  1. 先從你用過的底板中(似乎都是非純木的加料拍?),找出你所能駕馭且硬度最高的那支。

    所謂「能駕馭」的一個簡易確認方式就是,你會不會因為板子本身太硬,造成你不敢發力?

    當然還有就是厚度與重量,也要是你自己覺得 OK 的。

    ​細節我在《打出屬於你自己的好球》中有提過,我就不重複了。

  2. 再利用膠皮去微調你需要的手感,主要就是吃球與咬球的部份。

    其實你提到的三支蝴蝶底板都挺經典的,波精或張繼科應該都可以繼續用,沒有非換不可的必要,所以膠皮會是你器材調整的重點。

    摩擦方面,因為你打過歐洲皮,對於澀性膠皮應該會比較習慣,可以暫時不用考慮換成大陸的黏性膠皮。

    撞擊方面,你提到能夠主動發力,那麼稍微調降海綿硬度就可以了,畢竟 MXP 對一般人來說太硬了,不容易打透。

    整體來說,膠皮的建議就是從各家頂級內能的型號中,略降一個檔次。


正手建議:

  • Tibhar EL-P

    這是接近你原本習慣的手感,硬度改低一點的配法。

  • Xiom Vega Japan

    旋轉也不錯,手感則稍微比MXP清晰一點。

  •  Donic Bluestorm Z2

    這款特別建議厚度2.1,不要買max的,太厚可能影響手感清晰度。

  • Donic Acuda Blue P2

    手感也是稍微比MXP清晰一點點。

  •  以上是著重旋轉的配法,如果要再強調近台速度更勝於旋轉的話,可以用Xiom Vega Asia,或Vega Asia DF也可以。

    手感清晰,中小力量就有一定速度與旋轉,但如果需要強烈旋轉,要自己主動摩擦咬球。 


反手建議: 
  • Xiom Vega Asia(建議先配2.0厚度就好)


其實我對器材的研究,還不如一些網路上的評測大神廣泛(口袋太淺)。

而且H你是老讀者,也很清楚我對於器材的觀點,呵呵!

以上的調整方向供你參考囉,加油~

分享,是進步的起點。

如果你對以上內容很有感覺,或是剛好也有類似經驗的話,我想邀請你:

  1. 透過下面按鈕分享給你志同道合的球友
  2. 在下方留言區與我分享你的心得或故事


評論

    類別

    全部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打法與戰術
    接發球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發球搶攻
    訓練與球具
    雙打

    圖片

    林彥君

    《桌球急診室》創辦人

    ​專注於協助想突破技術瓶頸的球友挖掘桌球基因,找到最適合的進步方式,並發展個人風格打法。

    期許能幫助10000名球友,學會當自己的教練,打出屬於自己的好球,在球場上做最好的自己!

首頁|關於我|部落格
​
​球友回饋|隱私權政策

 © 2021 Pingpongs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