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the site...

桌球急診室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
診療部落格

這裡不是網路文章剪貼簿
只有原創的技戰術精華
​讓你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強

別讓單項技術的瓶頸,限制你打法與戰術發揮!

9/13/2019

評論

 
不少水平不錯的球友,到了一定球齡時候,就會覺得技戰術遇到瓶頸。

有可能是實戰能力一直沒有提昇,也可能是因為器材或是身材條件,限制了打法的可能性。

但事實上,只要思路正確,客觀因素的侷限反而能讓優化方向更明確,像徬徨的球友 Y 就問道...
您的免費 15 個桌球心法非常受用,讓我在半年內實力有提升。

​目前雖然不是校隊,但也有校隊中下階的實力。

只是目前有個問題困擾著我,在問問題之前首先簡單分析自己的實力:

1. 打法:橫拍正手平面 反手長顆粒 OX/Anti(依照對手決定)
2. 站位:近台不退台,由於先天長短腳加上體型較胖,不好移動。
3. 擅長技術:撞擊類技術,如扣殺、彈擊。
正手遇到下旋球也傾向於用帶的方式,反手長顆粒/Anti都是撞擊為主,不削球。
4. 戰術:其實我不會特別去想套路,因為感覺跟背公式依樣有點生硬,主要是依對方球性配合異質打法做變化。

目前遇到的問題是顆粒以及 Anti 防守類技術,已經到達一定的瓶頸。

有球友建議 (A) 轉以長顆粒攻擊打法為主:

可是長顆粒攻擊目前練習一直抓不到要領,容易失誤。

Anti 則是打起來穩穩,但是攻擊會打滑或是冒高,比賽被掃大板。

也有別的球友建議 (B)從正手去加強 :

但是自己評估身體狀況,弧圈球對我來說可能入門難度高,對腳步需求大。

綜合以上的資訊,想請教一下教練您 A 和 B 如何做取捨?先練哪一種發展前景比較好?

或是有更好的  C 方案可以加強?

目前不太想進校隊,只想在系隊級的比賽至少有所發揮。

不好意思打擾您了,期望得到您的指點,謝謝!

我的回覆

​很高興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。

從你對自己這麼具體的分析,看得出來你的實力不錯,也很認真看待自己的球技。


由於身材條件以及器材,你的打法基本上已經差不多定型了。

從大方向來說,我覺得是適合你的。

不過如果是由我來替你規劃,我確實會另外採用 C 方案,呵呵!


雖然長期來說,反手長顆/Anti 或是正手平面的技術本來就需要精進。

但光是練技術本身,短期內對實戰幫助有限,所以還是建議從套路下手。


C 方案的原則是:

  1. 從量身打造適合你的戰術下手
  2. 以戰術為框架,逐一補足執行戰術所需要的技術。
  3. 最後進化成「倒板」,甚至「四面攻」的打法。


除非有很好的身體素質以及訓練環境,否則大部份人都應該先找出適合自己的打法以及戰術。

然後針對性地練,才能讓練的東西是對自己有意義的。


方向的正確性決定了進步的高度,練習的投入程度決定了進步的速度。

但如果順序相反,練得越多、走得越歪,俗話說「方向不對,努力白費」。


所以如果規劃得好,在全部練成之前,就已經能感受到技戰術的蛻變。

大部份人會覺得套路生硬,就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的套路,而且也沒有根據自己的打法來優化。


例如我在特訓學員時,也是以一套證實有效的戰術為框架。

協助學員逐一補足並優化對應的技術,發展出最能發揮自己打法優勢的技戰術組合。

分享,是進步的起點。

如果你對以上內容很有感覺,或是剛好也有類似經驗的話,我想邀請你:

  1. 透過下面按鈕分享給你志同道合的球友
  2. 在下方留言區與我分享你的心得或故事


評論

    類別

    全部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打法與戰術
    接發球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發球搶攻
    訓練與球具
    雙打

    圖片

    林彥君

    《桌球急診室》創辦人

    ​專注於協助想突破技術瓶頸的球友挖掘桌球基因,找到最適合的進步方式,並發展個人風格打法。

    期許能幫助10000名球友,學會當自己的教練,打出屬於自己的好球,在球場上做最好的自己!

首頁|關於我|部落格
​
​球友回饋|隱私權政策

 © 2021 Pingpongs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