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the site...

桌球急診室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
診療部落格

這裡不是網路文章剪貼簿
只有原創的技戰術精華
​讓你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強

4個步驟培養接發球的好習慣

4/10/2019

評論

 
過去我在《善用這個方法讓你接發球持續進步》分享過接發球的流程以及學習步驟,也在《接發球判斷的迷思以及該如何改善》分享過基本的判斷技巧。

但我發現,球友們多半會把焦點放在接球時的處理方法,而忽略了接球前的準備。

例如球友D就是個典型的例子...
在接發球方面,目前最頭痛的問題是:
​
1. 判斷球的旋轉
2. 遇到衝球很容易接噴,特別是發到我的正手位(單打)
3. 雙打接發球,不知道該正手位還是反手位接,側上/側下無法判斷。
4. 遇到長球總覺得難應付,正反手弧圈都很難在第二板直接拉起來。

嘗試過看網路影片、與同學朋友討論球的旋轉,並在球場多練習,並沒有真正地解決問題。

可能是因為每個人的發球都不一樣(旋轉、速度),在比賽中很難適應,而且訓練量不足。

如果以上問題解決了,接發球至少有機會不掉分,若接好還能為自己製造進攻機會,也能提升信心。

我的回覆

其實你把自己的問題歸納得很清楚,對於有效解決問題很有幫助~

如果把接發球分成「接球前的準備」以及「接球時的處理方法」,你提到的問題都偏向於前者。


而接球前的準備動作包括...

  • 第0時間:預判與站位
  • 第1時間:判斷旋轉
  • 第2時間:及時啟動與有效跑位
  • 第3時間:修正判斷與確實到位


以上我分成四個時間階段,表示執行的順序很重要。


很多球友看了網路影片,或是跟著教練學了一堆高級手法。

但上面這些接球前的準備功夫卻很缺乏,有點本末倒置了。


針對你提到的四個問題,我直接給你一套快速解法,可以馬上嘗試調整看看:

  1. 站位以「自己調節能力較好的那側」為主;如果正手調節能力好,就以正手接球來選擇站位,而且要以「不會被長球擠到」為原則。

  2. 判斷方面,上/下旋通常問題比側旋大;先用二分法來簡化判斷,例如只判斷「有沒有下旋成份」。

  3. 根據2的判斷結果,靠調整拍型抵抗大部份的旋轉(尤其是上/下旋的部份),先用中等力量穩定回球就好。

  4. 等到1~3都熟練了之後,才是靠加力/加轉來增加威脅性或提昇穩定度。


當然,判斷旋轉還有很多技巧,接球手法與步法也還有很多可以深究的。

但基本上,以上四點有做好的話,就可以大幅減少你遇到的問題了!

分享,是進步的起點。

如果你對以上內容很有感覺,或是剛好也有類似經驗的話,我想邀請你:

  1. 透過下面按鈕分享給你志同道合的球友
  2. 在下方留言區與我分享你的心得或故事


評論

    類別

    全部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打法與戰術
    接發球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發球搶攻
    訓練與球具
    雙打

    圖片

    林彥君

    《桌球急診室》創辦人

    ​專注於協助想突破技術瓶頸的球友挖掘桌球基因,找到最適合的進步方式,並發展個人風格打法。

    期許能幫助10000名球友,學會當自己的教練,打出屬於自己的好球,在球場上做最好的自己!

首頁|關於我|部落格
​
​球友回饋|隱私權政策

 © 2021 Pingpongs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