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the site...

桌球急診室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
診療部落格

這裡不是網路文章剪貼簿
只有原創的技戰術精華
​讓你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強

比賽中你與場邊教練意見不同怎麼辦?

9/29/2017

評論

 
很多擔任場指(場邊指導)的都是權威型的教練,我甚至看過有些教練對不服從指令的小球員,直接呼巴掌、飆髒話,回頭小球員掛著兩行眼淚繼續比賽。

但如果是身心都比較獨立健全的大專球員呢?

有位現役大學校隊同學就問到...
比賽中球員與場指的想法不同該如何處理?

我的回覆

最好還是要充分交換想法,除非球員本身比場指的經驗豐富很多。

像是有些歐洲選手的場指根本不像教練,反而比較像球僮,呵呵~

否則如果完全不理會場指的建議,結果輸球了,檢討起來氣氛肯定不好。

其實當你身為在場上奮戰的選手,面對場指的一堆建議,當下肯定會覺得「你說得輕鬆,是我在比賽耶...」。

所以我的建議是,要看球員本身對於當下比賽的掌握程度而定:
​
  • 如果球員技戰術發揮正常,那麼場指的建議可以參考。

    嘗試個一兩球看看效果,有用,就繼續納入配套;沒用,就用原本的方式打。

  • 如果比分已經大幅落後甚至被打矇了,這時可以先求貫徹場指的建議。

    多嘗試幾球,等到自己回神了、有信心了,再用自己熟悉的技戰術繼續發揮。


因此客觀來說,場指通常實質幫助不大。

穩定選手情緒、增加信心的效果居多,至少不要給選手增加壓力就好。

不過有時因為賽況緊張,選手本身臨場調節能力不佳,甚至有技戰術上的判斷盲點,就需要「旁觀者清」的場指幫忙喚醒。

例如2016里約奧運會上,張繼科對上丹羽孝希時先輸了第一局後,劉國梁場指時就著急地說道...

「这样打肯定不行啊,一定要醒醒!
别懵了,在场上不能懵!
​得兴奋起来,这是奥运会!
​开始了,明白吗?」

後來果然張繼科沒有再給丹羽孝希機會,4:1拿下了比賽。

分享,是進步的起點。

如果你對以上內容很有感覺,或是剛好也有類似經驗的話,我想邀請你:

  1. 透過下面按鈕分享給你志同道合的球友
  2. 在下方留言區與我分享你的心得或故事


評論

    類別

    全部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打法與戰術
    接發球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發球搶攻
    訓練與球具
    雙打


    【限時免費】桌球基因檢測 2.0

    NT$690.00 NT$0.00
    立即免費檢測

    圖片

    林彥君

    《桌球急診室》創辦人

    ​專注於協助想突破技術瓶頸的球友挖掘桌球基因,找到最適合的進步方式,並發展個人風格打法。

    期許能幫助10000名球友,學會當自己的教練,打出屬於自己的好球,在球場上做最好的自己!

首頁|關於我|部落格
​
​球友回饋|隱私權政策

 © 2021 Pingpongs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