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the site...

桌球急診室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
診療部落格

這裡不是網路文章剪貼簿
只有原創的技戰術精華
​讓你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強

又有小學成立新球隊了!那球拍該怎麼選購呢?

9/27/2019

評論

 
這幾年台灣小學的桌球風氣似乎越來越盛了,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聽說哪個國小成立新球隊,希望我介紹合適的教練。

然而除了教練,選手們球拍的選用以及採購也都是難題,尤其對於一個橫跨數個年級的新球隊來說。

例如有位既是桌球好手同時也是校長的老室友Q,就問道...
學校目前計畫找一些對桌球有興趣的一至四年級的小朋友,在課餘的時間進行桌球練習。

請教對於初學的小朋友,應採購那些基本的球板與膠皮比較恰當?

找一~四年級的目的在於,爾後的國小階段可以參加市內的桌球比賽。

我的回覆

​如果目的是參加比賽的話,目前國小的比賽常見的分齡方式有...

  • 五/六年級=高年級;其他都是低年級。
  • 五/六年級=高年級;三/四年級=中年級;一/二年級=低年級。
  • 四、五、六個別都是一組;其他都歸在同一組。


許多國小桌球名校,會以自由盃、總統盃、國語盃之類的全國等級比賽為努力目標,甚至會培育出少年國手。

所以基本上三/四年級,就得把戰力拉到一定水準。


但如果是剛成立的球隊,並且先以市內比賽為主的話,上面的第二種分齡方式比較適合...

  • 低年級:主要是選材、培養興趣,以及打基礎,但這個階段流動率可能不低。
  • 中年級:則是各種技戰術的養成,球員打法逐漸定型,會開始著重比賽經驗。
  • 高年級:算是學校的招牌了,訓練上會更系統化與針對性,甚至資質好的會想拼拼看少年國手。

​
從教練的角度,選擇球拍主要會考慮兩大原則:


  1. 幫助打好基礎

    很多教練/家長一開始就讓孩子用很高檔,或是過硬過快的器材,打不出應有的球質。

    浪費錢也就罷了,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動作結構,變成只會借力不會發力,只會摩擦不會撞擊。

    尤其是一/二/三年級,訓練的重點類似大學的「共同科目」。

    而且有機會的話,橫板/日直/中直(包括橫打)都可以嘗試,身心條件不同,每個球員多半會有一些傾向,有賴教練的觀察。


  2. 兼容各種打法

    理想上一個球隊最好能夠各種打法都有,除了比賽比較能靈活調度之外,球員們平時就能夠熟悉不同打法。

    這非常考驗教練的理念與經驗,我就看過有球隊急於出成績,全都是橫板,且反手一律貼長顆/Anti!

    四年級起,打法應該要定下來了,訓練方面也開始有「主修與選修科目」了。


總結以上的分齡方式以及球拍原則的話...

  • 低年級:純木五夾搭配海綿不會太厚的平面膠皮,整體重量不會過重即可,先把動作協調性以及節奏感練好。
  • 中年級:純木七夾或是各種纖維拍都可以,要看球員的打法而定,但不用到很頂級的,因為可能還是會頻繁更換(尤其是膠皮)。
  • 高年級:可以在既有的球拍種類上升級,例如斟酌適合的出球速度/吃球手感,纖維拍的話也可能會考慮內置/外置甚至單側纖維。


很抱歉沒有辦法直接提供你具體的廠牌以及型號當成採購清單,但以上算是提供一個思考方向。

假設一到四年級都是初學的話,可以先全部從上面低年級的選擇方式開始。

但三/四年級且資質不錯的,可以加速過渡到中年級的球拍考量。


貴校可以看看鄰近地區有沒有比較專業的球具店,與老闆聊聊需求,甚至尋求贊助也行。

例如我就看過一個偏鄉學校,利用群眾募資取得器材經費的案子,也是挺有創意的!

分享,是進步的起點。

如果你對以上內容很有感覺,或是剛好也有類似經驗的話,我想邀請你:

  1. 透過下面按鈕分享給你志同道合的球友
  2. 在下方留言區與我分享你的心得或故事


評論

    類別

    全部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打法與戰術
    接發球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發球搶攻
    訓練與球具
    雙打


    【限時免費】桌球基因檢測 2.0

    NT$690.00 NT$0.00
    立即免費檢測

    圖片

    林彥君

    《桌球急診室》創辦人

    ​專注於協助想突破技術瓶頸的球友挖掘桌球基因,找到最適合的進步方式,並發展個人風格打法。

    期許能幫助10000名球友,學會當自己的教練,打出屬於自己的好球,在球場上做最好的自己!

首頁|關於我|部落格
​
​球友回饋|隱私權政策

 © 2021 Pingpongs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