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the site...

桌球急診室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
診療部落格

這裡不是網路文章剪貼簿
只有原創的技戰術精華
​讓你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強

還在不斷地自我懷疑嗎?或許你正「見山不是山」

9/17/2019

評論

 
 除了「謝謝」「感謝」,我最常接到的回饋就是「你讓我重新認識了桌球~」。

雖然我始終都當成是學員們球技突破、欣喜之餘的誇示,但也經常反思為什麼一再發生呢?

直到學員 C 在加入課程不久後的回饋,讓我慢慢地有了頭緒...
過去我打桌球,找教練練習,偶爾去球館打,時間大概一年。

突然有一天,我發現我好像不會打球。

撇開接發球能力差之外,發現我連正手把球打回去這個動作,都毫無信心。

跟我對練的人,不斷的說:

「球不要勾(大概是因為我正手打過去的球,都莫名地帶側璇),拉球不要用摩擦的,用推送、撞擊。」

老實說,我沒法兒體會理解,到底要怎麼把球打回去才是對的。

基本的球感是有的,但好像無法把球打對。

近幾個月一邊看課程影片一邊重新練習,體會到我缺少吃球和推送的概念,所以打回去的球都怪怪的。

以我拿桌球對打板練習為例,由於板子只會反彈,並不會主動加力。

所以剛開始練打的時候,都要把姿勢擺足、做出拉球的動作,球碰到板子才有足夠的力量彈回來。

但是旋轉、力量、落點都不易控制,所以對打兩三球,球就會直接出台。

可是目前的我,不需要蹲低、不需要轉腰,當然,把姿勢和腳步對好會更輕鬆。

只需要把球吃住、稍微推送,球就會穩定地落到對面的後台,而且力量也足夠讓求穩定地彈回來。

終於打出,不亂轉、純粹略帶上旋的直球!

真的是沒想到,推一顆上旋球出去,竟然練了這麼久~

歸類我體會到打球的步驟:

1. 體會重心和節奏的回球,身體歸位、腳步移動的球感。

2. 體會吃球!純粹的把球打回去~

3. 接發球時,體會到吃球,才用技巧將球推送回去。

也體會到只要能判斷出對方的發球,不吃旋、吃住球後,似乎怎麼回球就不是這麼重要了。

過去接發球,都會強力地用球拍旋轉去抵抗,但效果都不太好。

我的回覆

看完你的心路歷程的分享,坦白說...我蠻感動的!

因為你所經歷的轉變,正是我希望透過課程能夠帶給學員們的。

而你,都深刻地體會到了。


我也曾經經歷過,「怎麼連一個單純的正手攻球動作都打不好」的自我懷疑過程。

但我相信現在的你也很清楚,這就是「見山不是山」的過程。

比起初學者「見山是山」,每學到一個新技巧都覺得自己大幅進步,現在的你正進行蛻變前的準備工夫。


也就是說,當你透過課程了解到各項擊球動作的精髓之後,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或偏好,把某些技術組合成戰術。

練習或比賽時,就以這些技戰術為主,並且持續優化。

慢慢地,你就會形成屬於自己的打法。


到了那個時候,你就達到「見山又是山」的境界了。

甚至最後你會發現,球技的限制反而是在體能以及戰術意識,甚至心理層面上。

但這時候你會很坦然對自己球技的優缺點,因為你已經非常清楚,該怎麼打出屬於你自己的好球了!


即使是最讓球友們頭痛的接發球,其實只要你每遇到一種不熟悉的發球,事後就用課程中學到的判斷技巧去拆解它,甚至自己練習發發看。

很快地你就會覺得...「其實也沒那麼難判斷嘛!」

加上課程中的回球技巧,其實要過接發球這關,真的比想像中的容易。

有時候真正的球技突破,就是發生在這些細微而關鍵的體悟之中喔~

分享,是進步的起點。

如果你對以上內容很有感覺,或是剛好也有類似經驗的話,我想邀請你:

  1. 透過下面按鈕分享給你志同道合的球友
  2. 在下方留言區與我分享你的心得或故事


評論

    類別

    全部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打法與戰術
    接發球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發球搶攻
    訓練與球具
    雙打

    圖片

    林彥君

    《桌球急診室》創辦人

    ​專注於協助想突破技術瓶頸的球友挖掘桌球基因,找到最適合的進步方式,並發展個人風格打法。

    期許能幫助10000名球友,學會當自己的教練,打出屬於自己的好球,在球場上做最好的自己!

首頁|關於我|部落格
​
​球友回饋|隱私權政策

 © 2021 Pingpongs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