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the site...

桌球急診室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
診療部落格

這裡不是網路文章剪貼簿
只有原創的技戰術精華
​讓你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強

發球還是不轉嗎?檢查一下打摩比例吧!

5/3/2019

評論

 
我曾經在《4個讓你的下旋發球更轉的秘訣》與《發球還是不轉嗎?檢查一下打摩比例吧!》這兩篇中,簡單地歸納過把球發轉的要領,但有些球友參考了動作,卻始終發不出應有的旋轉強度。

例如球友T的詢問,就讓我覺得有必要換個角度,補充把球發轉的秘訣...
本身是打系隊的,一直都發出空球,直接被挑打回來,超困擾的!

請問為什麼我發下旋球,球都不怎麼轉?

而且發球球拍都感覺是撞到球,而不是摩擦。

改延著球面摩擦的話,不就會滑掉嗎?

感覺發球就像是在撈球的動作,對嗎?

我的回覆

其實發不轉的原因很多,你的狀況屬於「撞擊與摩擦比例調節不當」。

調整方式就是,要讓你球拍用力方向「多偏離球心」。

​
自我檢查的方法:

  1. 先回憶平時發球你的球拍與球接觸瞬間,球的位置在相對於身體的哪個位置?

  2. 想像球始終固定在這個位置

  3. 你球拍的揮動路徑會不會讓球穿透你的拍面?

    如果會,那就表示你撞擊太多,也就是偏離球心的程度太小,就得多練習讓拍面沿著球體表面摩擦。

    如果不會,但還是不夠轉,那就要加強摩擦時的揮拍速度。


如果摩擦得太薄,也就是施加在球體表面上的力量太小的話,是會打滑沒錯。

但實際上,雖然是刻意沿著球體表面摩擦,但只要稍加注意,其實還是有一定比例的力量通過球心。


這個通過球心的力量正是構成摩擦力的必要條件之一,也就是正向力。

正向力如果不足,摩擦力就無法產生,自然就會打滑。

這是另一種發不轉的狀況,但與你的狀況是兩個極端。


因此所謂的撞摩比例,就是在力量完全通過球心(100%撞擊)與完全只與球體表面接觸(100%摩擦,但基本上不存在)之間拿捏。

很多人就是擔心打滑,反而讓力量通過球心的比例太高,就會變成你遇到的狀況了。


如果是發下旋系列的球話,動作型態是有點撈球的感覺,但屬於縮小版動作。

一開始你可以用比較明顯的撈球動作,來體會摩擦的感覺。

然後逐漸縮小動作幅度,並且讓用力越來越短促。


需要花些時間體會,不要太心急,當你有正確認知之後,上手就會很快。

比起很多人只知道要加快摩擦速度,卻不了解背後原理,成功機會大多了~


而且你可以改變不同的摩擦方向,就會是不同旋轉的球了,原理都一樣。

​甚至當你練熟之後,可以刻意讓撞擊比例高些,搭配撈球、挖鏟的假動作,就是相當有欺敵效果的不轉球了!

分享,是進步的起點。

如果你對以上內容很有感覺,或是剛好也有類似經驗的話,我想邀請你:

  1. 透過下面按鈕分享給你志同道合的球友
  2. 在下方留言區與我分享你的心得或故事


評論

    類別

    全部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打法與戰術
    接發球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發球搶攻
    訓練與球具
    雙打


    【限時免費】桌球基因檢測 2.0

    NT$690.00 NT$0.00
    立即免費檢測

    圖片

    林彥君

    《桌球急診室》創辦人

    ​專注於協助想突破技術瓶頸的球友挖掘桌球基因,找到最適合的進步方式,並發展個人風格打法。

    期許能幫助10000名球友,學會當自己的教練,打出屬於自己的好球,在球場上做最好的自己!

首頁|關於我|部落格
​
​球友回饋|隱私權政策

 © 2021 Pingpongs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