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the site...

桌球急診室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
診療部落格

這裡不是網路文章剪貼簿
只有原創的技戰術精華
​讓你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強

橫板握拍的背面一定只能有食指嗎?

6/8/2019

評論

 
橫板握拍雖然比較自然好上手,但就如同我在《橫板握拍時拇指怎麼放比較好?》與《2個方向帶你克服橫板握拍的多年糾結》這兩篇分享過的,橫板握拍其實眉角也不會比較少。

但除了拇指位置、深握/淺握、虎口兩側與拍肩形成的正/反手利之外,球友L這次的提問確實比較少見...
由於本人脊椎尾部不適之因素,正拍若抽球時不敢太用力擊球。

故拍面除了食指外,我另外再加上中指按壓,以減輕身體之不適。

基本上我的反拍擊球能力就比正拍強,改成此種握法後更加具有威力了。

剛學的擰球技術及其它球路也較好使勁,對於塑料球之掌握度不會偏差太多。

因為橫拍我是除了拇指及食指外,又多加了中指做為後盾,在發球、擋球、削球、反拉、重板扣殺、前衝弧圏球、中遠台對峙等方面充滿了力量。

在此我想請教彥君您...

有看過其他選手也有此種握法的嗎?這樣的握法是否符合人體力學?

我的回覆

這樣的握拍法我有看過,但多半是在非專業選手身上看到,也一起打過球。

其實只要是你覺得舒服、好使力,且長時間運動後不會覺得特別不適的姿勢,就是好姿勢。


不過針對你的疑問,我還是分享一下我的觀點提供你參考...


中指原本與無名指以及小指,共同擔任了抓握球拍的角色。

目標是把手臂、手腕的力量,可以順暢且儘量無損耗地傳遞到球拍上。


而拍型調整以及支撐,除了也是靠手臂與手腕之外,細微的調整就得倚賴食指與拇指來負責了。

所以,現在你把中指也加入扮演支撐的角色,造成的變化就是:

  1. 原本有三指抓握剩下兩指,無名指以及小指是否仍然能讓力量順暢,而且儘量無損耗地傳遞到球拍上?這兩指長期負擔是否過重?

  2. 原本正手球的拍型調整與支撐是靠食指,現在多了中指,雖然支撐力道增加,但食指與中指會不會用力時間不一致,主次模糊而造成拍型不穩定?


不過你也別緊張,以上的狀況未必會發生,我只是給你兩個檢視的方向。

如果你覺得都還OK,那用這樣的姿勢握拍當然沒問題。

最後祝福你早日康復喔~

分享,是進步的起點。

如果你對以上內容很有感覺,或是剛好也有類似經驗的話,我想邀請你:

  1. 透過下面按鈕分享給你志同道合的球友
  2. 在下方留言區與我分享你的心得或故事


評論

    類別

    全部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打法與戰術
    接發球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發球搶攻
    訓練與球具
    雙打

    圖片

    林彥君

    《桌球急診室》創辦人

    ​專注於協助想突破技術瓶頸的球友挖掘桌球基因,找到最適合的進步方式,並發展個人風格打法。

    期許能幫助10000名球友,學會當自己的教練,打出屬於自己的好球,在球場上做最好的自己!

首頁|關於我|部落格
​
​球友回饋|隱私權政策

 © 2021 Pingpongs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