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the site...

桌球急診室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
診療部落格

這裡不是網路文章剪貼簿
只有原創的技戰術精華
​讓你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強

與日式直板相見恨晚,到底該怎麼抉擇呢?

6/14/2019

評論

 
目前橫板兩面打法蔚為主流,但中式直板或是日式直板的死忠球友還是大有人在。

我個人是非常樂見各種打法百花齊放,也在《該改練橫打?還是改打橫板?》與《直板單面先思考這2點,再轉型橫打也不遲~》這兩篇分享過一些想法。

甚至就連像球友W球齡尚淺的球友,也不見得就「從善如流」或是盲目地接受橫板呢...
我在大一參加桌球社舉辦的比賽輸給別人,使我非常不爽,決定認真練習這項運動。

一開始拿橫板,雖然好用卻覺得不是自己想要的。

後來一次巧合,讓我突然拿日直,心裡立刻浮現出「就是這個」的想法。

如今我大二了,卻因為程度問題導致想法滯留。

為什麼現在有些年軽選手要練直拍橫打,而不直接練橫板就好?是直拍仍有什麼優點嗎?

希望彥君教練能給我一點建議。

我的回覆

不怕你笑,我當年大一參加桌球社舉辦的比賽,也是慘敗給緬甸國手僑生。

不過後來我倆成了校隊隊友,呵呵!


相對於很多教練急於求成,讓選手出成績,讓球員一律打橫板甚至還強制使用長顆粒!

我反而認為,每個人適合的球拍類型與打法都不一樣,適性而為才是王道。


咱們就先來說說橫板與橫打好了...

​
相對於橫板,反手有橫打能力的直拍(通常是中式直拍)至少有三個明顯的優點:

  1. 發球變化範圍比橫板大一些

  2. 台內球,尤其是正手的靈活度比橫板大。

  3. 反手橫打出球弧線容易側拐,對方容易對不上球點。


選手會選擇直拍橫打而不是橫板,通常也有三種可能原因:

  1. 為了善用以上三個優勢

  2. 對於直板的握法特別有手感

  3. 從小教練要求


但從某個角度來說你很幸運,一拿到日直就有相見恨晚的感覺。

表示你與日直頗有緣份,省下很多摸索或是嘗試錯誤的時間。


不過日直的優缺點也是很明顯,建議你從三個方面精進:

  1. 要有能用正手顧2/3台的能力,尤其是半出台球的上手。

  2. 反手推擋要刻意練習防守對方的台內擰或是弧圈球,這是生存的必備技能。

  3. 掌握各種反手台內球的技術,包括擺、搓、切,以及推擋延伸技術(加力、減力、抹/擠/磕/拱),甚至日直也可以反手擰。


至於很帥氣的日直側身正手爆衝,除非機會球,否則即使你腳步很快也不應該貿然側身。

用反手技術先周旋一兩板再找機會,也未必吃虧。


假使你不是從小科班出身,更要用聰明的方法打球/練球。

當然,發球、接發球,乃至戰術,也是需要根據你的身材條件以及技術狀況量身打造,才能徹底發揮你的優勢。


桌球的面向很多,甚至還包括心理層面,但以上是我認為在大專乙組要打出名堂,至少要具備的能力。

一次到位確實不容易,但起碼可以幫助你有個整體的概念,並且盤點一下自己目前技戰術狀態。

分享,是進步的起點。

如果你對以上內容很有感覺,或是剛好也有類似經驗的話,我想邀請你:

  1. 透過下面按鈕分享給你志同道合的球友
  2. 在下方留言區與我分享你的心得或故事


評論

    類別

    全部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打法與戰術
    接發球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發球搶攻
    訓練與球具
    雙打


    【限時免費】桌球基因檢測 2.0

    NT$690.00 NT$0.00
    立即免費檢測

    圖片

    林彥君

    《桌球急診室》創辦人

    ​專注於協助想突破技術瓶頸的球友挖掘桌球基因,找到最適合的進步方式,並發展個人風格打法。

    期許能幫助10000名球友,學會當自己的教練,打出屬於自己的好球,在球場上做最好的自己!

首頁|關於我|部落格
​
​球友回饋|隱私權政策

 © 2021 Pingpongs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