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the site...

桌球急診室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
診療部落格

這裡不是網路文章剪貼簿
只有原創的技戰術精華
​讓你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強

底板膠皮應該多久換一次呢?

12/18/2020

評論

 
很多球友會把燒拍燒皮嘗鮮當成樂趣,或是為了配合自身打法在拍皮上煞費苦心,甚至專門買來收藏。

雖然我自己一支底板就打了二十多年,但我也認同底板與膠皮都有生命週期的。

許多拍皮一開始都不太好打,底板與手型的磨合以及吸附汗水濕氣後,手感往往更好。

不少膠皮開封後也是要經過一段時間逐漸熟成,旋轉與速度才會達到性能巔峰。

但拍皮只要有持續使用就屬於消耗品,性能總是會隨著時間衰退,因此球友A這樣的疑問就挺合理的...
我想問問,底板和膠皮的一般壽命有多久?

我一般五個月換一次皮,底板一年換一次。

我的回覆

其實換拍換皮的頻率沒有一定的標準。

跟你的膠皮種類、打球頻率、發力能力,以及打法類型有關係。


職業選手可能一兩週,甚至比賽期間兩三天就換一張皮。

但一般業餘球友來說,如果每週打兩三次、每次兩三小時,半年換一次皮是差不多的。

當然,如果發力能力好,經常打透或是爆衝一板,換皮時間當然更短。


再來,同類型但不同廠牌的膠皮,耐用度也不同,跟製程配方以及品管都有關係。

例如同樣是內能膠皮,有些牌子的內能就退得特別快。

表面也是,同樣是黏性膠皮,黏性維持時間可以差很多。


不同類型膠皮的話,顆粒通常會比平面耐用一些。

不過就像上面提到的,同樣類型的顆粒,有些品牌就是比較脆、容易斷。


以上談的主要都是膠皮,底板的話,通常是跟發力能力以及打法類型有關。

先撇除拍皮搭配不當、敲裂敲斷之類必須儘快更換的特例,底板通常可以打個1、20年沒問題。


除非像當初經歷過38mm賽璐珞、40mm賽璐珞、40mm+塑料球(有縫/無縫以及兩次材質改版),才可能因為器材規則而必須更換底板。

近5年出來的底板,支撐性通常很不錯,都蠻適合目前塑料球時代。  


所以大部分時候會想換底板,通常是因為自己發力能力逐漸提昇,想追求更高的球質,或是因為打法上的需要,選擇更能突出特長的底板。  

我想你也知道,適合快攻、弧圈、削球的底板,材質、結構、重量、重心、形狀都有不小的差異。


拍皮搭配是個大哉問,人比拍兇、駕馭得來,比一支上萬元的超級XXX、特注都重要多了。

真正搭配錯誤的狀況通常只佔10%,90%都是技術以及打法上的問題。


總之一支稱手的底板加上好的膠皮清潔習慣,一組拍皮要打個大半年,是很OK的。

像Tenergy、Dignics系列膠皮一張動輒兩千大洋,好好保養,打個一年是有機會的,也比較不會那麼傷荷包。

當然,有些享受燒拍燒皮的器宗型球友,就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內了,呵呵!

分享,是進步的起點。

如果你對以上內容很有感覺,或是剛好也有類似經驗的話,我想邀請你:

  1. 透過下面按鈕分享給你志同道合的球友
  2. 在下方留言區與我分享你的心得或故事


評論

    類別

    全部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打法與戰術
    接發球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發球搶攻
    訓練與球具
    雙打


    【限時免費】桌球基因檢測 2.0

    NT$690.00 NT$0.00
    立即免費檢測

    圖片

    林彥君

    《桌球急診室》創辦人

    ​專注於協助想突破技術瓶頸的球友挖掘桌球基因,找到最適合的進步方式,並發展個人風格打法。

    期許能幫助10000名球友,學會當自己的教練,打出屬於自己的好球,在球場上做最好的自己!

首頁|關於我|部落格
​
​球友回饋|隱私權政策

 © 2021 Pingpongs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