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the site...

Pingpongsos 桌球急診室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
診療部落格

這裡不是網路文章剪貼簿
只有原創的技戰術精華
​讓你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強

比賽的時候如果教練在場,反而會對你造成壓力嗎?

1/25/2021

評論

 
比賽臨場要應付的狀況很多,除了場地與對手,還有就是隨時調整自己的技戰術以及心態。

人畢竟不是機器,生理與心理狀態本來就會有起伏,所以與場邊教練的溝通就很重要。

但有些人沒有教練在場就沒有安全感,有些人則是像球友D這樣寧願教練不在旁邊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資深桌球中手的困擾:技術與戰術都卡關了啦!

1/24/2021

評論

 
如果把球技分成新手、中手、高手三個層次的話,中手的球技困擾往往最棘手。

例如中手球友們經常覺得比賽經常失常,發揮不出自己真正的水平。

可能是多年的比賽慣性造成的,也可能是實戰上真的有盲點自己卻沒有意識到。

​像球友W稍微好一些,大致抓到自己的問題點了,但還是找不到突破的方向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大學系隊好想要變強,卻對桌球學習感到徬徨

1/23/2021

評論

 
在我接觸過的學生球友中,大學系隊算是其中最熱血、也最渴望變強的一群。

他們沒有中小學球員升學或選國手的壓力,也沒有校隊球員的心理困擾,有的是很大進步空間。

但就如同球友M這樣,精進球技的過程,會遇到很多桌球學習上的雜音與徬徨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一直找不到稱手的球拍,讓你球技卡關了嗎?

1/22/2021

評論

 
選擇適合的球拍始終是桌球的樂趣也是必修課,不同技術水平、打法的人適合的底板與膠皮也不一樣。

不少資深球花了相當多的心思在球拍上,鑽研程度之深入,不夠專業的賣家或店家恐怕一下子就被問倒了。

不過像球友Y這樣苦尋心目中理想球拍手感的同時,卻常常忘了最重要的變數其實是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桌球打的就是一種節奏感,擊球如此、比賽更是!

1/21/2021

評論

 
除了比賽勝率、動作是否合理協調,或是單板質量夠不夠高之外,打球有沒有節奏感常常是我評估一個人球技好壞的重要標準。

不只是擊球時的節奏感,還有比賽時的節奏感,會不會一不小心就被對手打亂了陣腳?

像球友R就在節奏感這個方面遇到很大的瓶頸,這次我就改換另一個角度與他探討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想學頂尖選手提早啟動偷跑?但你知道這是有前提的嗎?

1/20/2021

評論

 
以目前塑料球時代來說,一板入魂直接得分的機會比以前小得多。

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連續進攻或是攻防轉換,所以還原、啟動、跑位、引拍等銜接下次擊球前的準備就更重要了。

但球友P思考了這篇提到的重心還原觀念之後,針對「能不能偷跑」這部份提出了疑惑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球路被熟悉了實在很悶,到底該怎麼解套才好呢?

1/19/2021

評論

 
很多資深球友的技戰術水平都不錯,在一些業餘比賽中遇到陌生對手經常都有出色的表現。

反而是遇到比較熟的球友或是隊友,平時拿手的招式似乎都沒用了,打得異常辛苦還有點狼狽。

雖然這樣打起來更過癮,但除了基本化被動為主動的方法之外,球友S還希望在這方面有更全面的突破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想要打贏長顆嗎?光是適應還不夠喔~

1/18/2021

評論

 
業餘球友之間的切磋,幾乎很難不遇到打顆粒的對手。

尤其是長顆(長膠)回球的旋轉變化以及節奏,讓大部分不了解長顆特性,或是像球友J這樣一知半解的人吃足了苦頭。

其實要對付長顆,光是被動地適應對方球性之外,還得從戰術下手才能掌握主動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別誤會了!沒進步並不是因為練習量不夠,而是___

1/17/2021

評論

 
很多球友覺得自己已經花錢請教練了,也有投入時間練習,但還是沒進步,是因為練習的量不夠。

其實除了「份量」,練習的「品質」更重要,否則練越多卻與實戰脫節得越厲害,又有什麼意義呢?

例如在接發球方面,球友Q在還沒有養成好習慣之前,只加強特定接球技巧效果就非常有限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如果你是剛學桌球的大人,這些問題你一定也想問~

1/16/2021

評論

 
一位適合的教練,確實能夠讓學員少走很多冤枉路,不只是桌球,很多方面都是。

有些年輕教練自己還沒體會到,自己教的其實不只是「球」,而是「自我身心管理」,只是場景剛好是桌球罷了。

所以經常會遇到沒有妥善評估教練適任性的球友,抱怨自己多年的教練費都白花了。

這背後當然有很多原因,因此像球友B這樣對於請教練或是從網路自學仍然很徬徨的,自然就不在少數了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你的弧圈球只會拉斜線?2個要領幫你輕鬆拉直線

1/15/2021

評論

 
許多基本功不錯的球友,都能拉一手不錯的弧圈球,動作漂亮、球質也不差。

但或許是平時練球的習慣,比賽時經常下意識地拉斜線,對手好預測也好防守。

像球友D在藉由這篇突破反拉的瓶頸後,就意識到這樣的問題,但嘗試拉直線時卻總是說不出地怪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加轉、前衝、側拐、外撇?先拉得到球比較重要喔!

1/14/2021

評論

 
拉弧圈球是目前桌球的必修科目,平面膠皮就甭說了,即使是顆粒膠皮打快攻,也得偶而摩一板小上旋。

網路上相關的免費教學雖然不少,但卡關的球友還是比比皆是。

有些是連續性不佳,有些則是球質上不去,但像球友L這樣經常揮棒落空的也大有人在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反手老是壓不住強烈上旋?推擋或橫打不能忽略這一點

1/13/2021

評論

 
以現在的桌球主流打法來說,推擋技術雖看似不夠先進帥氣,卻仍然有很多值得琢磨的地方,即使直拍單面也未必一定弱勢。

像球友S這樣資深的中直橫打好手,當年從單面直板啟蒙的時候,反手肯定都是從推擋開始。

因此在轉型橫打之後,防守時仍然經常會直覺地選擇推擋。

尤其最近實戰中遇到的瓶頸,更讓他趁機檢視並與我探討了一下自己的推擋動作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還沒建立好防守的能力,別急著追求反拉的帥氣。

1/12/2021

評論

 
在職業水平,如果進攻質量不高,或是以防守為主,或許偶有佳作,但基本上很難登頂。

但在業餘水平,只要不錯的防守能力以及戰術觀念,甚至不用退台就可以與對手周旋,立於不敗。

最怕的是像球友K這樣,防守技巧還不夠全面,就先羨慕起別人中遠台反拉了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平時正手練球一條龍,比賽卻只敢用反手?

1/11/2021

評論

 
從打法上來說,有些選手像馬龍,就很擅長用正手來上手取得優勢,而像張繼科則是反手比較強勢。

但在業餘球友之間,經常會看到明明用正手處理會更有威脅性,卻習慣性地用反手。

像球友R看過我分享過的其他球友狀況後,也心有戚戚焉地回饋了他自己的困擾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因為缺少穩定的得分方式,比賽老是贏不下來嗎?

1/10/2021

評論

 
很多資深球友技術底子很不錯,但比賽往往會陷入一種瓶頸。

如果實力懸殊一直被對手壓著打也就罷了,有時明明有機會贏的,卻莫名其妙地打到輸。

心態固然是一大因素,像球友V這樣知道問題出在哪兒,但沒有具體解決辦法的大有人在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你也很想加入校隊嗎?有些事情早知道比較好

1/9/2021

評論

 
很多人會把進校隊當成一個肯定或是目標,甚至會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。

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,進校隊並不是球技變強的保證,能不能變強主要還是在於自己的心態與努力。

但球隊訓練環境、隊內良性競爭以及各種比賽機會,確實會有一種「不進則退」的氛圍,對於球技成長確實有幫助。

也因此,像球友A這樣嚮往加入校隊的就不在少數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反手顆粒卻佔不到便宜,老是被當成弱點來打?

1/8/2021

評論

 
在業餘桌球圈中,尤其是年紀較長或是女性球友,使用顆粒的比例一直都不低。

很多人聞顆粒色變,不敢、不願意,甚至不屑跟顆粒打,當然也有很多人把顆粒對手當成磨練球性理解力的好幫手。

但從像球友W這樣顆粒使用者的角度來看,手持顆粒未必就一定是優勢,尤其從來沒有真正懂顆粒的人引導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短球接不到、長球又被擠到,到底該怎麼辦呢?

1/7/2021

評論

 
許多有基礎的球友,中遠台定點對拉虎虎生風,既有氣勢又有球質,簡直可以媲美專業選手。

可是一比賽卻往往大打折扣,球質不佳就算了,常常連跑位都很狼狽。

像球友K自己就察覺到其中一個主要原因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好煩喔~比賽經常失常,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呢?

1/4/2021

評論

 
許多請我特訓輔導的學員中,有很多是本來基礎就很好的,但實戰表現卻總是不理想。

桌球與其他球拍類運動的差異之一在於,雙方距離比較近,所以臨場心態與氣勢影響很大。

這部份除了天份個性以及比賽經驗之外,訓練理念以及方式的影響也非常大,例如球友R問說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拉弧圈球又卡關了嗎?你問錯問題又找錯答案了

1/3/2021

評論

 
許多球友在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,就會開始鑽研單一技術的球質。

例如發球夠不夠刁鑽、擰球夠不夠暴力等等,但其實球質是許多擊球變數的綜合結果。

所以常會看到像球友U這樣因為觀念不夠完整,拉球的瓶頸就容易卡關很久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我也知道要打摩結合啊!但到底怎樣才能做到呢?

1/2/2021

評論

 
很多球友拉球動作與選手相差無幾,但往往只快不轉,或是只轉不快。

真到了對方出機會球的時候,就是少了一板爆衝入魂的殺招。

但根本原因說穿了就是像球友Z這樣,還沒有把撞擊與摩擦的關係掌握好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誰說左手持拍的人,雙打時一定如魚得水呢?

1/1/2021

評論

 
雙打的時候,如果其中一位是左手的話,通常跑位方面會有很大的先天優勢。

而在前三板方面,尤其是接發球,一般右手故意發逆側旋系列的球讓右手不好接的策略,遇到接發球方是左手時,也會大打折扣。

但身為左手持拍的球友X,卻還是在接發球時的旋轉應對的環節上卡關了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總覺得自己球技進步緩慢,好像永遠都追不上別人?

12/31/2020

評論

 
許多球友其實底子不錯,也不缺訓練的資源,但比賽表現總是與練習時有不小的差距。

如果是遇強不弱、遇弱不強的半吊子也就罷了,但有更多是像球友Q這樣充滿了挫敗感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6個步驟建立你自己的打法體系

12/30/2020

評論

 
很多資深球友遇到球技瓶頸的時候,常常有兩種反應:

一種是直覺地想從單項技術切入,例如想練一板擰球來解決接發球的問題,或是覺得拉好弧圈球就能馬上漲球。

另一種則是經過多年冤枉路的折騰,乾脆用高大上的底板膠皮來滿足自己的空虛,甚至換張顆粒來逃避問題與欺負新手。

只有很少數的人能夠像球友P這樣,用更大的格局與更廣的視野來檢視自己的困境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<<上一步

    類別

    全部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打法與戰術
    接發球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發球搶攻
    訓練與球具
    雙打

    圖片

    林彥君

    《桌球急診室》創辦人

    ​專注於協助想突破技術瓶頸的球友挖掘桌球基因,找到最適合的進步方式,並發展個人風格打法。

    期許能幫助10000名球友,學會當自己的教練,打出屬於自己的好球,在球場上做最好的自己!

首頁|關於我|部落格
​
​球友回饋|隱私權政策

 © 2022 Pingpongs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