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the site...

桌球急診室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
診療部落格

這裡不是網路文章剪貼簿
只有原創的技戰術精華
​讓你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強

應對各類型顆粒打法的基本觀念(2)

10/19/2017

評論

 
我上次答應你,會再分享5個進階的顆粒應對心法給你,下面咱就直接切入正題吧!
  1. 顆粒因為天生摩擦力弱的關係,所以有時看似搓/切,但實際並沒有真的產生下旋。

    所以你要注意對手,是否真的有用力摩擦到球。

    這點短顆最容易發生,因為短顆比起中/長顆還是能夠製造下旋。

    例如假搓造成的反差困擾就很大,中/長顆不管怎麼搓,都還是空球。


  2. 上次提到長顆有時突然變成空球,其實也是類似原因。

    長顆反旋的原因在於顆粒會隨著球而傾倒,所以球的旋轉方式不會改變,才會有回球旋轉相反的效果。

    但隨著逐球來回或是某些處理球的手法影響,旋轉會越來越弱,甚至變成空球。

    所以長顆回球反旋的前提是,你回球旋轉要夠強,且讓他沒有太多時間運用一些手法來減旋。

    否則你打過去的弱上旋/下旋,回來很容易就變成空球,而不是預期的反旋了。


  3. 顆粒最喜歡的就是借力,尤其是力量夠但不夠底線的那種。

    你如果要攻擊,務必把球打長或追身,這也呼應了前面說要讓顆粒被動地回球的概念。

    反之,發球或過渡時可以給顆粒短、低、軟的球。

    通常顆粒對這種球都沒轍,只能安份地過渡一板。

    但短、低、軟三者只要其中一項沒成立,就很可能又變成他舒服的球了。
    ​

  4. 顆粒的另個特性是容易減力,加上前面說的減旋,回球往往沒有你預期的長。

    因此不像平面回球可以借到力,容易對不到球點。

    所以引拍記得不要太大,儘量靠近球。

    而且擊球時,要有多推一點兒的感覺,這樣吃球才紮實,才有加轉加力的基礎。


  5. 最後是顆粒的發力,如果一個人用顆粒膠皮能夠主動發力(尤其是中/長顆),那就是有一定水平了。

    所以你如果不幸開始挨打了,記得不要下意識地去摸球,這樣通常都是下網。

    我自己通常會聽到球落桌的聲音才出手,這樣的節奏比較合理。

    而且用加轉弧圈與對方相持再找機會前衝。


回到戰術層面,每個人一定都有特長或特短。

如果是經常交流的球友或隊友,你一定有很多機會觀察。

譬如有些顆粒好手的平面那邊反而偏弱,或是腳步不好,都是可以利用的地方。

​多加紀錄分析,就可以找到突破的點了!

分享,是進步的起點。

如果你對以上內容很有感覺,或是剛好也有類似經驗的話,我想邀請你:

  1. 透過下面按鈕分享給你志同道合的球友
  2. 在下方留言區與我分享你的心得或故事


評論

    類別

    全部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打法與戰術
    接發球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發球搶攻
    訓練與球具
    雙打

    圖片

    林彥君

    《桌球急診室》創辦人

    ​專注於協助想突破技術瓶頸的球友挖掘桌球基因,找到最適合的進步方式,並發展個人風格打法。

    期許能幫助10000名球友,學會當自己的教練,打出屬於自己的好球,在球場上做最好的自己!

首頁|關於我|部落格
​
​球友回饋|隱私權政策

 © 2021 Pingpongs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