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與那麼多球友交流過的經驗裡,有一類球友讓我幫助之餘還特別有成就感。
不是新新手,說一兩句就目瞪口呆、嘖嘖稱奇;也不是高高手,只要提點一下就自我頓悟、醍醐灌頂。
而是把自己的實戰問題思考、歸納得很清楚,也就是很有「病識感」的資深球友,例如球友B就是...
不是新新手,說一兩句就目瞪口呆、嘖嘖稱奇;也不是高高手,只要提點一下就自我頓悟、醍醐灌頂。
而是把自己的實戰問題思考、歸納得很清楚,也就是很有「病識感」的資深球友,例如球友B就是...
在與那麼多球友交流過的經驗裡,有一類球友讓我幫助之餘還特別有成就感。
不是新新手,說一兩句就目瞪口呆、嘖嘖稱奇;也不是高高手,只要提點一下就自我頓悟、醍醐灌頂。 而是把自己的實戰問題思考、歸納得很清楚,也就是很有「病識感」的資深球友,例如球友B就是... 許多球友按照《4個讓你的下旋發球更轉的秘訣》這篇裡頭提到的要領,讓發球旋轉提昇了至少一個檔次,包括球友R也是如此。
但他在根據《你有分析過自己的比賽狀況嗎?》這篇的建議進行自我檢視之後,歸納出長久以來的發球搶攻戰術上的一大瓶頸... 我曾經在《4個讓你的下旋發球更轉的秘訣》與《發球還是不轉嗎?檢查一下打摩比例吧!》這兩篇中,簡單地歸納過把球發轉的要領,但有些球友參考了動作,卻始終發不出應有的旋轉強度。
例如球友T的詢問,就讓我覺得有必要換個角度,補充把球發轉的秘訣... 對於球齡尚淺的球友來說,除了接發球主控權通常在對手,所以比較被動之外。
發球以及搶攻相較之下主控權在自己手中,應該更容易掌握與發揮。 但除了《發球搶攻的2個關鍵要素》提到的這些偏向戰術面的原則之外,深陷技術瓶頸的球友卻不在少數,例如球友Y就問到... 有一定基礎又常打球的球友,其實都有個共通的罩門,就是打熟人熟球都虎虎生風。
但只要遇上不熟悉的對手,實力就大打折扣。 參考過我在《如何提昇適應陌生對手的能力?》分享過的心法後,球友T進一步提出了他的實際困擾... 雖然無遮擋發球規則早就實行好一段時間了,其實在業餘的比賽中,還是可以經常看到各種遮擋違例的狀況。
或是自以為做到無遮擋,但其實還是違規了呢! 而且仍然有不少資深球友,不了解無遮擋的真正定義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