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the site...

Pingpongsos 桌球急診室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
診療部落格

這裡不是網路文章剪貼簿
只有原創的技戰術精華
​讓你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強

短球接不到、長球又被擠到,到底該怎麼辦呢?

1/7/2021

評論

 
許多有基礎的球友,中遠台定點對拉虎虎生風,既有氣勢又有球質,簡直可以媲美專業選手。

可是一比賽卻往往大打折扣,球質不佳就算了,常常連跑位都很狼狽。

像球友K自己就察覺到其中一個主要原因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誰說左手持拍的人,雙打時一定如魚得水呢?

1/1/2021

評論

 
雙打的時候,如果其中一位是左手的話,通常跑位方面會有很大的先天優勢。

而在前三板方面,尤其是接發球,一般右手故意發逆側旋系列的球讓右手不好接的策略,遇到接發球方是左手時,也會大打折扣。

但身為左手持拍的球友X,卻還是在接發球時的旋轉應對的環節上卡關了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左手持拍如何接好帶有右側旋的發球?

12/23/2020

評論

 
我之前分享過如何處理低、軟、短的發球,獲得不少球友的迴響,也延伸了出許多精彩的討論。

我也因此發現,比較有力量而且線路偏長,但弧線未必很低的球種,也會對一般球友們造成很大的壓力。

​例如球友W的遇到的狀況就很有代表性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你接發球接得好不好,從對手發球前就決定了!

12/21/2020

評論

 
接發球的時候,判斷來球性質以及選擇適合的手法來接球非常重要,但很多球友卻也只注意這兩個環節。

事實上,接發球的時候,站位以及移位的方式對於接好發球來說,影響也是非常之大。

接發球要注意的細節很多,球友M這方面也是卡關嚴重,我就與他分享了高手們都怎麼做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有時候不是你動作不夠快,而是缺了正確的行動步驟~

10/11/2019

評論

 
在各種運動中,桌球對力量的要求不是最高的,但對速度的追求絕對是名列前茅的。

所以很多球友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快,判斷不夠快、跑位不夠快、出手不夠快、銜接不夠快等等,但人體反應速度確實有生理上的極限。

尤其對於像球友X這樣年齡與球齡都不小的人來說,對於預判或是應變速度需要有更高層次的思考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還在不斷地自我懷疑嗎?或許你正「見山不是山」

9/17/2019

評論

 
 除了「謝謝」「感謝」,我最常接到的回饋就是「你讓我重新認識了桌球~」。

雖然我始終都當成是學員們球技突破、欣喜之餘的誇示,但也經常反思為什麼一再發生呢?

直到學員 C 在加入課程不久後的回饋,讓我慢慢地有了頭緒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反手不會擰又拉不好,怎麼接好側旋球呢?

9/7/2019

評論

 
 其實大部份球友接發球時,反手多半沒有很強的搶攻能力。

而有經驗的對手往往會抓住這一點,利用球性不一的側旋球壓迫反手取得主動、予取予求。

球友 M 正好就是這種典型苦主,而他這次的求診交流,或許也能夠帶給你不少啟發喔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快被短顆發球搞瘋了!到底該怎麼接比較好呢?

9/5/2019

評論

 
我之前在《短顆打法不可不知的基本要領(1)》《短顆打法不可不知的基本要領(2)》,或是《正手平面+反手顆粒打法常見的比賽困擾》都談過對付短顆的一些關鍵心法。

但比較多著墨在短顆回球的部份,比較少針對短顆發球性質進行探討,趁著這次球友 W 的提問,我就把相關的觀念簡單地整理了一下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你經常因為反應太慢,被調動得疲於奔命嗎?

6/17/2019

評論

 
很多球友求診的時候,經常只是三言兩語,就希望我能夠隔空抓藥,其實讓我還蠻無言的。

但像球友E這樣,願意且能夠把自己狀況描述完整的...

即使提問內容我在《頂尖選手們的盯球與啟動撇步》《來球快到讓你來不及引拍怎麼辦?》《光會盯球還不夠,反應速度才是關鍵!》這幾篇都有提到不少了...

但我還是很願意用不同角度,並且更針對性地提供建議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判斷不出對手發球的旋轉強度時該怎麼辦?

6/11/2019

評論

 
我在《老手的接發球困擾其實是____》與《對方用切球動作發球,到底是轉還是不轉?》這兩篇都有分享過判斷「旋轉強度」的必要性以及基本要領。

但對於判斷不清時的應對方式並沒有著墨太多,也因此趁著球友G的求診,把這部份再延伸一下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你有建立好自己的接發球流程嗎?

6/6/2019

評論

 
最近球友W針對接發球的問題來求診,他是少數把自己的問題整理得很有調理的人。

他的問題剛好也涵蓋了我之前在《你接發球時還是分不清楚上/下旋嗎?》《如何接好又快又深又帶有上旋的球?》《4招破解拉球轉又穩、發球又強的對手》都分別提到的案例與觀念。

而且他對於接發球能力的看法與期待,讓我還蠻有同感的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改善你的接發球困境的3個策略

4/29/2019

評論

 
過去我分享過《善用這個方法讓你接發球持續進步》,以及其他接發球的實戰心得。

但球友W的提問,讓我想嘗試從更全面的視角來提供建議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反手短顆粒也可以擰球嗎?

4/23/2019

評論

 
之前在《如何解決橫板正手位側旋球的彆扭?》這篇我提到,可以用反手擰球的方式來處理。

事實上,擰球也成為了近10年的主流技術之一。

但球友J因為反手不是一般平面,就有了下面這樣的疑惑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中/長顆粒發球不轉!?真的是這樣嗎?

4/18/2019

評論

 
我之前針對顆粒打法的應對或是運用有過許多次的分享,也獲得相當多球友們的共鳴。

但後來發現,比較著重接發球以及來回相持的環節,對於顆粒本身的發球變化反而比較少著墨。

直到球友N的這次提問,我才剛好有機會提供這方面的心得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資深球友經常遇到的3個接發球困擾

4/16/2019

評論

 
接發球對於新手來說,經常就兩種反應,驚慌或是無感,反正就是瞎矇交給老天爺決定。

但對於資深球友來說,對於各種狀況的來球,就很有感覺。

例如球友C就提到了幾個實戰中很常出現的狀況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老手的接發球困擾其實是____

4/11/2019

評論

 
我之前除了在像《你接發球時還是分不清楚上/下旋嗎?》中針對旋轉種類探討之外,也在《對方用切球動作發球,到底是轉還是不轉?》帶出了一些旋轉強度的觀念。

但已經不算是新手的球友B提問,讓我覺得有必要換個角度強調一下旋轉強度這個部份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4個步驟培養接發球的好習慣

4/10/2019

評論

 
過去我在《善用這個方法讓你接發球持續進步》分享過接發球的流程以及學習步驟,也在《接發球判斷的迷思以及該如何改善》分享過基本的判斷技巧。

但我發現,球友們多半會把焦點放在接球時的處理方法,而忽略了接球前的準備。

例如球友D就是個典型的例子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你以為用了長顆粒,接球就沒煩惱了嗎?

3/4/2019

評論

 
其實業餘球友中,使用顆粒的不在少數,但真正用得好的,卻非常少見。

大多是利用對於顆粒的不熟悉,加上類似《使用長顆的基本戰術觀念》這篇提到的套路,來取勝一些基本攻或是經驗不足的對手。

但從顆粒使用者的角度來說,即使像球友J是長顆粒,也同樣有接球方面的困擾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把握這3個重點,接好會拐彎的側旋發球。

3/3/2019

評論

 
我之前在《你也有接不好側旋球的困擾嗎?》這篇中,簡單地解析過側旋球的應對方式,許多球友都反映挺實用的。

但是球友S就長遇到比較進階的側旋發球,由於路徑會拐彎,判斷與處理起來難度高得多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對方用切球動作發球,到底是轉還是不轉?

3/1/2019

評論

 
我之前在《你接發球時還是分不清楚上/下旋嗎?》這篇分享過判斷上/下旋的技巧,獲得不少球友的正面回饋。

但進一步交流之後,往往發現旋轉「種類」往往還不是最頭痛的,畢竟線索通常差異比較大。

旋轉「強度」反而才是球友們最傷腦筋的部份,例如球友Y就說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盯球判斷之外,3個接發球常見困擾。

2/17/2019

評論

 
一談到接發球,最常被拿出來討論的就是盯球的技巧。

例如《接發球判斷的迷思以及該如何改善》這篇就獲得許多球友的共鳴,大家都深怕一個不留神,就被對手騙到而吃發球。

但是判斷得再精確,回球手法選擇錯誤或是回球球性拿捏不恰當的話,也是白搭。

例如球友S就問到3個,在盯球以外十分重要的接發球困擾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如何接好又快又深又帶有上旋的球?

2/16/2019

評論

 
常看世界級選手們的比賽不難察覺,發短球的比例比長球高得多。

這主要是因為要防止直接被接發球搶攻,所以不少業餘球友也愛比照發短、鬥短,比控制。

但事實上業餘球友的接發球搶攻能力或是意識多半不強,發長球、快球反而經常有不錯的效果。

​例如球友F不求像《來球一快你就拉不好球嗎?》提到的能夠搶拉,但光是想接回去又不被對方攻擊就傷透腦筋了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對手發球違例,該不該主動提出異議?

1/26/2018

評論

 
其實業餘比賽,或是一般球友間的友誼賽,經常會遇到發球違例的狀況。

尤其是拋球,在一些初學或是資深球友身上特別常見到。

例如球友Y就時常在「公平與球品」之間糾結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高手們「一招鮮、吃遍天」的背後是?

12/7/2017

評論

 
有時候看到頂尖選手們接發球時,經常就是那一兩招。

有些球友甚至覺得,接發球是不是存在什麼萬用的解法呢?

​例如球友A就問到一個看似單純,卻值得探討的問題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
如何提昇接球時的反應速度?

12/7/2017

評論

 
從這麼多的診斷經驗中我發覺,「反應速度太慢」是許多資深球友很頭痛,甚至幾乎要放棄治療的症狀。

例如球友R就問到...

深入瞭解
評論
<<上一步

    類別

    全部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打法與戰術
    接發球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發球搶攻
    訓練與球具
    雙打

    圖片

    林彥君

    《桌球急診室》創辦人

    ​專注於協助想突破技術瓶頸的球友挖掘桌球基因,找到最適合的進步方式,並發展個人風格打法。

    期許能幫助10000名球友,學會當自己的教練,打出屬於自己的好球,在球場上做最好的自己!

首頁|關於我|部落格
​
​球友回饋|隱私權政策

 © 2022 Pingpongs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