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the site...

桌球急診室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  • 最新版《桌球技術知識架構》
  • 診療部落格
  • 球友們的熱情回饋
  • 關於我與《桌球急診室》

診療部落格

這裡不是網路文章剪貼簿
只有原創的技戰術精華
​讓你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強

你的比賽狀況總是起起伏伏嗎?

1/19/2019

評論

 
我經常會鼓勵球友或是學員,多記錄自己的練習以及比賽心得。

賽前賽中賽後多回憶,往往有很不錯的提醒效果,讓比賽發揮出自己滿意的水準。

但是桌球不是純記憶性的活動,而是身心都需要參與的運動,所以狀態難免會有起伏。

而球友R就對於這樣的「狀態循環」感到相當無奈...
因自己打球的缺點自己會列出,而且有些前輩和高手們都會很熱情地給予建議,也會把一些對戰紀錄寫下來。

所以有時在比較刻意的情況下,有記住自己的缺點時,那陣子就會打得不錯。

甚至有些球友也覺得我有比較超水準的表現。

但就在這段打得不錯的時間上,因為打得太順了,就反而忽略了自己需注意的地方。

然後就會開始進入一點點的低潮,有些姿勢就會跑掉。

​之後又需要再透過多球訓練和套路來恢復,就是這樣一直循環。

請問一下,我該如何避免這種一直「循環」的問題呢?

我的回覆

關於你比賽狀況起伏循環的問題,我也曾經遇過。

所以我直接從經驗中,整理出四點可能原因給你參考:

  1. 太常打球,持續維持的好手感彌補了很多技術漏洞。

  2. 雖然你有筆記的好習慣,但可能沒有落實「每次」賽前提醒與賽後檢討 。

    時有時無的話,就容易讓剛體會到或新練的技/戰術,在還沒內化前就逐漸流失了。

  3. 太常與固定對手打,或是太倚賴某幾項技/戰術 ,造成臨場應變能力不佳。

    也就是說,過去可能剛好沒遇到打法上的剋星,漏洞沒被戳到不代表沒有。

  4. 以往做的筆記,可能偏向表面招式的心得紀錄。

    而不是真正能夠應用的通則,也就是治標多於治本。


至於個別原因的解決辦法可以是:

  1. 偶爾給自己身心放個假,放下球拍一陣子。

    回來之後往往會有reset的感覺,專注力與敏感度都會提高,一些既有漏洞也才容易浮現而有修補的機會。

  2. 落實「每次」賽前提醒與賽後檢討

    直到某次賽後檢討時,發現賽前提醒的都有做到。

    每次最多處理三項即可,貪多嚼不爛,內化了之後再換。

  3. 擴大單項技/戰術的應用範圍

    例如對方是左手、顆粒,或是速度/旋轉能力優於自己時該怎麼應付?

    另外就是要有幾套狀況不佳的保底戰術。

  4. 筆記除了記缺失,優點也要記。

    不論缺失或優點,除了記how更要分析why。

    才能讓優缺點的檢討不限於單項技/戰術,而是可以加持在其他技/戰術上。


最後我想強調的是,以上都是為了幫助你更上層樓所以才雞蛋裡挑骨頭。

其實你對於打桌球的態度,真的非常值得其他人學習喔~

就算你現在自認不算高手,成為高手也是指日可待,加油!

分享,是進步的起點。

如果你對以上內容很有感覺,或是剛好也有類似經驗的話,我想邀請你:

  1. 透過下面按鈕分享給你志同道合的球友
  2. 在下方留言區與我分享你的心得或故事


評論

    類別

    全部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心態與策略
    打法與戰術
    接發球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正反手技術
    發球搶攻
    訓練與球具
    雙打


    【限時免費】桌球基因檢測 2.0

    NT$690.00 NT$0.00
    立即免費檢測

    圖片

    林彥君

    《桌球急診室》創辦人

    ​專注於協助想突破技術瓶頸的球友挖掘桌球基因,找到最適合的進步方式,並發展個人風格打法。

    期許能幫助10000名球友,學會當自己的教練,打出屬於自己的好球,在球場上做最好的自己!

首頁|關於我|部落格
​
​球友回饋|隱私權政策

 © 2021 Pingpongsos